
1. 什么是碳墨轴承
碳墨轴承是嘉兴固润生产的一种自润滑型滑动轴承,核心结构是以高强度黄铜或青铜合金为基体,在其工作面或内部孔洞中均匀嵌入石墨颗粒作为固体润滑剂。它兼具金属的高承载能力和石墨的低摩擦特性,能够在无油或少油的工况下实现长期润滑和减磨。在行业中,碳墨轴承也常被称作无油导套、自润滑铜套或铜合金衬套。
2. 结构与材料
基体材料:常用高力ZCuZn25Al6Fe3Mn4黄铜或锡青铜、铝青铜等高强度铜合金,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、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。
石墨分布:在基体表面或内部预制的孔穴中填充石墨粉末,石墨占工作面20%~30%的面积,形成均匀的润滑层。
形状形式:根据使用场合可制成直筒、法兰套、剖式、外球面、内球面等多种结构,满足轴向、径向或复合受力需求。
3. 工作原理
碳墨轴承的自润滑原理源于石墨的层状结构和弱范德华力。当轴在铜套内滑动时,摩擦产生的微热和微小磨损会使石墨颗粒从孔穴中逐渐释放。释放的石墨在轴与铜套之间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固体润滑膜,显著降低摩擦系数,防止金属直接接触导致的粘着磨损。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“边磨边润滑”,即在磨损的同时实现润滑,保护轴不受直接磨损,延长整体寿命。
4. 性能特点
免维护:无需外加润滑油,适用于难以补油或不便维护的场合。
高承载:金属基体提供强大的承载能力,能够承受高径向载荷。
耐高温:石墨在高温下仍保持润滑性能,适用于300 °C以上的高温工况。
耐腐蚀:铜合金本身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,配合石墨的化学惰性,可在潮湿或粉尘环境中长期使用。
抗冲击:金属基体的韧性使其能够抵御冲击载荷,适合往复或摆动运动的设备。
5. 选型与设计要点
载荷与转速:根据轴的径向载荷和转速选取合适的基体合金和石墨含量;高载荷场合倾向使用高强度黄铜或铝青铜基体。
工作温度:若工作温度超过300 °C,建议选用耐高温铜合金并提高石墨比例,以保证润滑膜的稳定性。
尺寸配合:铜套内径与轴径的配合间隙根据不同的配合精度要求有不同的范围,确保足够的接触压力以激活石墨润滑。具体可咨询嘉兴固润。
结构形式:轴向受力为主时可选用剖式或法兰边结构;径向受力为主则采用直筒或球面结构。
6. 制造工艺
熔炼与铸造:先将铜合金熔炼后进行精密铸造,形成基本套筒形状。
孔穴加工:在铜套工作面或内部预先加工出均匀分布的孔穴,孔穴占比为摩擦面面积的25~30%。
石墨填充:将石墨柱通过压入方式填入孔穴,使石墨牢固嵌入基体。
机械加工:通过车削或磨削加工将碳墨轴承加工到要求尺寸。
7. 安装与使用
清洁:安装前必须彻底除油、除锈,确保铜套与轴的接触面光洁。
定位:使用专用夹具或螺栓将铜套固定在基座或支撑结构上,保持同心度误差在要求范围以内。
运行启动:启动时采用低速低负荷运行几分钟,让石墨颗粒逐步转移并形成润滑膜后再逐步提升转速和载荷。
8. 维护与检修
检查磨损:定期检查铜套外观和内径磨损情况,若磨损超过设计容差(一般为原厚度的30%)则需更换。
清理沉积:在粉尘或金属屑较多的环境中,需定期清理铜套表面的沉积物,以免影响石墨释放。
更换周期:依据使用工况(载荷、温度、运行时间)制定更换计划,常见的更换间隔为2~5 年。
9. 典型应用领域
冶金设备:连铸机、轧钢机的高温滑动部件,能够在高温、粉尘环境中保持润滑。
轨道交通:列车支架系统中的轴承连接件,提供免维护的可靠支撑。
工程与矿山机械:长期运转、负载高、粉尘多的挖掘机、破碎机等。
船舶与海洋机械:耐腐蚀、免维护的关键部件,适用于盐雾环境。
风力与气轮机:高温高速工况下的自润滑部件,提升设备可靠性。
10. 优势与局限
优势
免油、免维护,降低运行成本。
兼具高承载和耐高温特性,适用于极端工况。
结构简单,易于更换和现场安装。
局限
对于高速、轻载的精密轴承,碳墨轴承的摩擦系数仍高于专用陶瓷或高分子润滑材料。
在极低温环境(< ‑30 °C)石墨的润滑性能会下降,需要额外加热或改用其他固体润滑剂。
石墨的含量和分布必须严格控制,制造工艺复杂,成本略高于普通铜套。
11. 发展趋势
随着高温高负载装备对免维护性的需求提升,碳墨轴承的材料配方正向高强度铜合金、纳米石墨或石墨烯复合方向发展,以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和润滑性能。与此同时,增材制造(3D 打印)技术正被探索用于实现更复杂的孔穴结构和梯度石墨分布,提升整体性能并降低加工成本。
总结
碳墨轴承是一种兼具金属强度与固体润滑特性的自润滑轴承,能够在无油或少油的高温、高载、低速工况下提供可靠的支撑和减磨功能。通过合理的材料选型、精确的结构设计和严格的制造工艺,嘉兴固润生产的碳墨轴承已在冶金、轨道交通、工程机械、船舶及风电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了解其工作原理、性能特点以及选型设计要点,可帮助工程师在实际项目中正确选用、安装和维护,从而实现设备的高效、长寿命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