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uSn12-C 锡青铜中的 “C” 表示什么意思?除了C以外还有其他什么字母表示?

在ISO、DIN以及许多欧洲标准中,铜合金牌号后缀的“-C”确实代表“铸造状态”(As Cast)。


除了“-C”之外,还有一系列字母代号用来表示不同的材料供应状态(即状态代号或 temper designation)。这些代号对于工程师和采购人员至关重要,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了材料的机械性能(如强度、硬度、延伸率)。


以下是铜合金(以铸造锡青铜CuSn12为例)常见的状态代号及其含义:


-C

As Cast

铸造状态

铸件在铸造成型后未经任何形变热处理的状态。这是最基本的供应状态。


-M

As Manufactured

加工状态

适用于通过热或冷加工(如挤压、轧制)成型的半成品(如棒、板、管),而非铸件。


-R

Annealed (Wrought products)

退火状态

针对锻轧产品(如板、带、棒、管)经过退火处理,以获得良好的塑性和韧性,便于后续冷加工。


-H

Hard

硬态

通过冷加工(如冷轧、冷拉)达到的硬化状态。强度高,硬度高,但塑性较低。


-HC

Half Hard

半硬态

冷加工程度介于软态和硬态之间,具有中等强度和塑性。


-QB

Quenched

淬火

主要用于可热处理强化的合金(如铍青铜、部分铝青铜),通过高温淬火获得过饱和固溶体,为后续时效处理做准备。


-TB

Precipitation Heat Treated (Aged)

时效硬化态

在淬火(-QB)后进行低温时效处理,使合金析出强化相,从而获得很高的强度和硬度。


特别针对铸件的热处理状态代号

铸件在铸造后经常会进行热处理来改善其性能(如消除内应力、改善切削性能、提高韧性或强度)。除了通用的“-C”,还有更具体的代号:


-C

As Cast

铸态

未经热处理。


-C1

Soft Annealed

软化退火

降低硬度,提高塑性和韧性,消除铸造应力,改善切削加工性能。


-CS

Stress Relieved

消除应力退火

专门为了消除铸件内的残余应力,稳定尺寸,防止日后变形或开裂。硬度变化不大。


-CQ

Quenched

(淬火)

对于可热处理的铸造合金,通过淬火获得马氏体组织(如某些铝青铜)或过饱和固溶体。


-CT

Tempereed / Aged

(回火/时效)

在淬火后进行回火或时效,以提高综合力学性能。


举例说明:

CuSn12-C

材料: 12%锡含量的锡青铜

状态: 铸造状态(铸态)

性能: 具有铸态的标准力学性能。

CuSn12-C1

材料: 同上

状态: 铸造后经过了软化退火

性能: 相比于-C状态,硬度和强度会略有下降,但塑性、韧性和切削加工性会得到显著改善。

CuSn8-PB2-M (举例另一种材料)

材料: 含8%锡和2%铅的锡青铜

状态: 加工状态(例如是挤压棒材或轧制板材,不是铸件)


总结:

对于您问题中的 CuSn12-C,其中的“-C”特指铸态。


如果您看到同一个材料牌号后面跟着不同的字母(如 -C1, -CS),这通常表示该铸件在出厂前已经过了特定的热处理。选择正确的状态至关重要,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零件的最终性能能否满足设计要求。


在采购或制定技术规范时,尽量明确标注所需的状态代号。

分享 :